
中新网重庆10月15日电 (记者 钟毅)强化创新企业主体地位是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。近年来,重庆围绕“孵化、培育、引进、推广”,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“双成长”行动。目前,全市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123家、科技型企业7.56万家,分别是2020年的2.1倍和2.8倍。
记者15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“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,谱写现代化重庆篇章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。
重庆市科技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濮吉介绍,“孵化”是基础,重庆大力打造孵化载体,提高孵化质量和效率,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。 2024年以来,当地启动明月湖科技创新生态园建设,创建科学实验班等,推动本科阶段教育尽早引入产业链和财力,培育硬科技创业团队256人,总投资2.8亿元。
以“育”强企业,支持企业集聚资金、人才、技术等创新要素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新制定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,支持464家企业加强科研,政企联合投入达到4亿元。 “我们有选择普济宣布,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42名,足迹覆盖各区县行业。
为“引”资源、集聚资源,重庆通过引进高端研发机构、举办活动、支持连锁企业引进教育等方式,吸引科技人才落户重庆。例如,该市引进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、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,支持孵化科技企业500多家。
此外,重庆还用“促”促快速增长,精选重点企业纳入其中纳入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,支持企业上市融资。 “现在全市50%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是高新技术企业。”濮吉说,以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科技有限公司为例,当地政府支持其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,开展基础(重点)科技项目,并投入了重庆市创新板总额。公司研发的血液净化设备走出国门,已出口印尼、菲律宾、南非等国家和地区。 (结语)【编辑:胡汉霄】
您如何看待“软实力”?
中华文明建设为何硕果累累?
果实是否因为“科技与努力”而变得越来越甜?农业专家这样说
新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
经过三代人的坚持,柯基是如何将沙漠变成“金山”的?
惩治将射钉枪改装为火药火药罪,最高法院发布通例
形意拳藏合月,刚柔相济铸就武术精神
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如何联系?
长江称“江”,黄河称“歙”,河流称“河”。它和河流有什么区别?
放宽公务员录用年龄释放出什么信号?
中新网评论:企业招聘也应放宽年龄限制
历时八年半的“国产潜艇”项目如期交付?台国防部长:难!
全国统一市场,统一在哪里?
税收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
全球竞争来袭,中国好感度持续上升陕西“南水北调”背后,唯有水才能引领经济
全国70%以上的炸鳜鱼都来自阳春小镇!
山水之间,在河流中读懂中国